
恩福三十,天涯共此時!2024年6月18至21日,一年一度的恩福家人退修會在Costa Mesa希爾頓飯店隆重舉辦。今年正值恩福成立三十週年,退修會擴大舉行,總計有六十多位成人和二十多個孩子參與。除了來自北美各地的家人外,還有家人特別從亞洲、歐洲前來。在恩福慶祝三十歲生日之際,五湖四海的家人們共聚南加,同頌主恩。
全球家人,南加相聚
時間:6月18日週二下午!座標:南加州Costa Mesa希爾頓酒店!來自各地的家人經過旅途的辛勞,尚未抹去風塵僕僕的疲憊,在酒店大廳偶遇,還來不及放下沈重的行李,便忍不住握手、擁抱、問候、攀談,驚喜的聲音此起彼伏。第一天的晚餐,同工為家人們預備了精美的便當,還有第二天的早餐餐盒;一到現場,就驚喜滿滿!
18日晚的開幕禮由陳祖幸牧師主持,他向與會家人表示誠摯的歡迎。之後的會議則由多位恩福神學生輪流主持並帶領敬拜。當晚播放了「恩福三十週年紀念影片」,一張張照片,勾起了一段段美好的回憶;一句句旁白,訴說著神一步步恩典的帶領。
四天三夜的退修會內容豐富:會長主題分享、靈修信息、家人分享、學術事工及神學教育座談會、健康講座等等,每一個環節都精彩迭出,流動著愛與感動。時而亢奮,時而感恩,時而懷舊,時而歡聲笑語,時而潸然淚下……因著一群可愛的家人,飯店的會議廳頓時成為了溫馨的家園和樂園。

扎根伸展,連結傳承
陳宗清牧師率先以腓立比書三章7至12節的經文勉勵大家。他回顧自己15歲重生得救,16歲立志全職事奉,想要在艱困的地區服事。自此,他不再追逐世界的名利,向世界死掉,每天花時間等候神。24歲時加入鄉村福音佈道團,住在台中太平鄉;寒暑假帶領大學生組成的鄉村福音隊,住在鄉間教會。事奉中難免遭遇打擊和挫折,感謝神四十七年以來的保守。
陳牧師指出,恩福的基石主要有五個方面:首先,三位一體的神(羅十一36);第二,相信聖經無誤——基督教的學術研究必須為真理作見證;第三,在聖靈與真理中合一;第四,十字架的道路(基督的愛)——這是很重要的屬靈原則,走十字架的道路,是因受基督愛的激勵;第五,神的呼召及使命——陳牧師的蒙召和婚姻,都與恩福密切相關。
論及恩福的傳承和展望,陳牧師指出,他在台灣長老教會長大,但是過去幾十年的神學反思,讓他不會將任何神學體系絕對化。恩福的工作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事工的特色乃是「成全恩福家人」。每個時代的情況都是特殊的,面對新的處境,我們必須做出合宜的調整和改變。核心價值必須延續,但是策略和作法必須要作創意性改變。
恩福若要繼續發展下去,以下幾個方面是不可少的:第一,敬虔的傳承(禱告,聖潔生命的見證);第二,人才培育的傳承(生命塑造和陪伴);第三,與時代結合的研究傳承;第四,牧者全人健康的傳承。傳承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必須恆切禱告,求神引導,讓祂在恩福的旨意成就。

靈修信息,開啟每天
三個清晨的靈修信息,讓家人們在神的話語以及分享者真實的經歷中,開啟全新的一天。
第一個清晨,蘇文峰牧師用以弗所書二章8至10節分享「祂的工作」:當我們成為神的兒女時,祂已經給我們安排了角色。我們最重要的身分是「祂的工作」,重點是我是被神工作過的人。蘇牧師也分享了他自己被神工作的經歷:在八個孩子中排行老四的他,經歷了「從自卑到謙卑」的過程;在人生道路上,則經歷了「從逃避到面對」、「從做事到作人」、「從成功到成工」、「從求充滿到無所求」的轉變。恩福三十年,祂已工作,祂正工作,祂還要作。
第二個清晨,陳愛光牧師用傳道書一章12至18節分享「空聰明,虛博學」。傳道書屬於智慧文學,但卻說「智慧沒有用」,似乎有自己打臉的意味。經文告訴我們,知道無用(13~15節),且知道會帶來更多的痛苦(16~18節)。當我們看到人的智慧有限時,便充滿了消極;但若轉而望見神智慧的偉大,就看到了積極的一面。正如哥林多前書一章25節所說「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人的一生,經歷著「天真(無知)、迷茫(知識)、再天真(成熟)」的三部曲,也就是說,從「無知的天真」,進入「知識帶來的迷茫」,最後進入「成熟的再天真」。
第三個清晨,陳師母用以弗所書二章19節和三章14至21節分享「神在建造祂的家」以及事奉主53年的心得。她說,自己從小上教堂,但只當成宗教;大學參加團契後,才開始明白十字架與復活的真理;並於大三時清楚蒙召。後來去越南宣教,更多思想神對世界的計劃。1974年,她回到台灣,繼續學生事工;透過在台灣萌芽的「小組」運動,她看見耶穌用愛建立門徒團隊,是在恢復「神的家」。福音的核心不只是個人與神建立關係,神最終的目的是藉著祂兒子重建「神的家」。因此,恩福最關心的,不是「事工」,而是「關係」;恩福事工的重點之一,是對家人的陪伴。

健康講座,座談暢談
此次退修會的亮點還包括,郭英調董事/醫師的「健康要訣」講座,以及恩福家人中的教授、學者一起參與的「學術事工」和「神學教育」座談會。
健康講座的主題是「為主而活久一點」。對於自己的健康,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做能做的部分,不能做的部分才交給上帝。能做的部分包含:體檢、打疫苗、體適能檢測、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等等。郭醫師特別指出,在影響健康的各類因素中,醫療水平約佔10%,遺傳約佔20%,環境約佔20%,而生活方式的影響則高達50%。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中,最重要的是不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健康飲食意味著,少鹽、少澱粉、少油炸燒烤,多水、多鈣、多青菜,以及多抗老化及抗氧化食物。除了要注意吃什麼,也要注意吃多少,因為好的食物吃過頭就會有害處。教會中愛宴的食物往往不是很健康,但是,聚餐又是團契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此,郭醫師提出一個建議:「自己一個人吃得健康,大家一起吃得快樂」。運動則要達到333標準:每週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時讓每分鐘心拍數達到130以上。
「學術事工」座談會的議題包括:如何在中國舉行學術研討會,才能促使基督教信仰在中國的思想界產生比較好的影響?在高校舉辦學術會議,怎樣才能整合基督徒教師的力量?學術會議可否與國內教會有良性互動?「神學教育」座談會討論了,如何改進、調整神學教育的內容,以便更符合國內教會的需要等等。
家人分享,傾心吐意
不同於一般退修會以主題講員信息為主,恩福家人退修會則邀請每一位參與的家人都成為分享者。家人的分享,是恩福家人退修會的傳統節目,亦是最核心且最精彩的部分。當每一位家人走上講台時,面對的不是一群聽眾,而是屬靈大家庭中親愛的家人;大家的分享也不是在一次會議中的演講,而是在家人面前的傾心吐意。
家人們暢所欲言,從身體的軟弱、靈命的掙扎、學業的挑戰和進展,到家庭關係中的張力與感悟、服事中遭誤解的經歷,再到對親密關係的思考等等。每一年的夏天,恩福家人退修會讓家人們感覺:這個暑假,我們有地方可以去,有一個屬靈的家正在歡迎著我們。何其美好!

家宴聚餐,臨別依依
四天的退修會很快接近尾聲。退修會結束前的中午,家人們一起carpool前往中福教會,在那裡舉行了歡樂的家宴聚餐。陳牧師作東,大家一起享用美味的飯菜和新鮮的水果。許多家人一邊吃飯,一邊暢談。大家臨別依依,盼望日後再見。


作者為本刊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