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為紀念恩福文化宣教使團成立三十週年並恭賀主僕陳宗清牧師七十大壽,《文化宣教:跨學科現象及理論研究》一書於2023年10月正式出版。
本期雜誌特別刊出曾劭愷的「編者序」以及舍禾的「教牧學視角:以牧養為途徑落實對文化的耕耘」。有興趣獲得本書的讀者,請聯絡:enfu1994@gmail.com。
本書圍繞「文化宣教」的主題,收錄了十七篇論文及一篇緒論,作者分屬各行各業,包括牧師、文字工作者、神學教育者、大學老師、物理學家、心理諮商師等,分別居住在台灣、中國大陸、歐洲、北美等地。儘管背景各異、蒙召從事不同職業,但這些作者有一共同的領受:他們都將自己所事之工的本質視為「文化宣教」。
本書多數作者是「恩福家人」,亦即恩福文化宣教使團(恩福基金會)在過去近三十年來支持過的神學生。恩福家人外,我們也有幸邀到「恩福之友」王道維教授為本書撰稿,作為本書壓軸。
1990年代,北美教會湧入大批來自中國大陸的慕道友,多為知識分子。我1994年初隨父母移民加拿大,還記得剛落地的時候,教會成員大多仍來自港台,但短短兩年間,會眾當中已經超過半數是中國大陸知識分子了。我當時懵懵懂懂,跟隨父母參加各樣國語配粵語的培靈會、佈道會,對教會成群出現的大陸慕道友感到稀奇。那著實是個奇妙的年代,有些北美華人教會不想傳福音,只想把教會當成宗親會,但他們卻找不到任何方法阻擋那些慕道友湧入教會,詢問基督徒盼望的緣由(參彼前三15)。
也就在我十二歲移民加拿大的那一年,洛杉磯靈糧教會執事尤惠琮弟兄為了推廣福音,發起成立恩福基金會,由陳宗清牧師、蘇文峰牧師以及幾位主內企業家出任首屆董事。他們同感一靈,領受「文化宣教」的異象,一致認為福音之廣傳,必須以文化土壤之耕耘為前提。
恩福文化宣教使團「福音轉化中華魂,真道重建世界觀」的異象,並非橫空出世。1970年代,趙天恩牧師與幾位同工在香港成立中國神學研究院,並在台灣參與中華福音神學院及基督書院的創辦;蘇恩佩姊妹則在新加坡創辦《前哨》,並在香港與蔡元雲醫生創辦突破機構。在當時反神學、反文化的敬虔主義氛圍下,這些創舉可謂在港、台、新、馬等地為文化宣教開疆闢土。
在中國大陸,福音於改革開放初期以星火燎原之勢傳開,不久之後,又出現了「基督教文化熱」。然而,「福音」與「文化基督教」在當時仍普遍被視為相互對立的路線,「文化基督徒」一詞更在許多保守教會中被視為某種意義上的「不信派」。趙天恩牧師與中國福音會的「文化基督化」異象,可觀地改變了這種「基督與文化對立」的傳統。中國大陸知名學者何光滬教授與香港楊熙楠先生在1990年代初,共同開創了「漢語神學運動」以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領域。與此同時,蘇文峰牧師、王峙軍牧師等文字工作者,以及文化宣教先鋒莊祖鯤牧師,開始用他們的專長向北美中國知識分子傳福音。2001年,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在羅秉翔教授、江丕盛教授、關啟文教授的帶領下,成立「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在台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長年來與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相互輝映,推動漢語神學運動,更於2012年成立「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研究中心」。還有許多類似的見證,諸如台灣的林治平教授以及《宇宙光》等,都在過去幾十年間,幫助華人教會破除「基督與文化對立」的偏見,間接或直接促成了今日華人文化宣教的盛況。
恩福文化宣教使團蒙上帝恩典,有幸在中國大陸群體中,為華人教會文化宣教事工盡一份綿薄之力。2024年即將迎來成立30週年,而今年恩福家人們也歡慶家長陳宗清牧師的70大壽。承蒙恩福家人、恩福之友不棄,與筆者共襄盛舉,僅以本書見證恩福三十年事工,並以此為主僕陳宗清牧師賀壽,記念主的恩典。
陳牧師出身台灣基督教長老會教牧世家,父親是第三代基督徒,母親則是第四代。1975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1977年開始加入「鄉村福音隊」,在台灣鄉間從事全職福音事工。1980年代,先後入讀美國達拉斯神學院、富勒神學院,獲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並開始全職牧會。1985年,陳牧師與資深文字工作者劉良淑師母結為連理。據家母敘述,在她那一代校園團契學員當中,師母是女孩子們仰慕並爭相模仿的才女。
恩福基金會成立不久後,陳牧師於1997年辭去洛杉磯靈糧教會的牧職,赴芝加哥三一國際大學攻讀文化際研究(亦即跨文化宣教)哲學博士。他的博士論文是基督教與杜維明新儒家本體論的比較研究。事實上,陳牧師到今天仍不斷以博士研究的深度,鑽研許多不同的課題。在他家住過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藏書幾乎能抵半座神學院圖書館了。
恩福基金會於1996年設立「恩福神學生獎學金」,資助領受「文化宣教」異象的神學生。我2005年加入恩福家庭時,陳牧師已經是恩福的會長了。陳牧師、師母對家人們發自內心的關懷以及各方面的支持,使得家人們自然而然地將他們當成了恩福的家長。當然,這不是華人教會常見的「家長制」。陳牧師、師母會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提供適時的協助,但他們只會「成全」我們所領受的呼召,從來不會來「左右」我們服事的方向。
恩福的董事們,對於許多恩福家人來說,也如同親人一般。我在北美的時候,蕭隆昌董事夫婦一直對我照顧有加。後來回到亞洲服事,駱傑雄董事夫婦對我和我的妻子雨絲關懷入微,我們都稱他們「駱爸」、「駱媽」。
參與本書寫作的恩福家人之間,也如同至親之人。我們之間有過爭吵,甚至個別家人之間,到今天仍有意見不合之處。然而讀者會從本書發現,我們每位作者雖然背景、專長都如此不同,卻在「文化宣教」的領受上緊密契合。這樣的默契並非巧合。這是恩福屬靈大家庭特有的默契。盼望本書出版,能成為基督福音與國度的美好見證。
作者在中國高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