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雲端再相聚牧者一家親—恩福牧者小聚

程嫣兒

恩福家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平時難得見面。雖然每年夏天的恩福家人退修會提供了聚集的機會,但很多家人身在異國他鄉或忙碌於服事和家事,往往必須忍痛缺席。

親人要常相見,家人要常相聚!本著這樣的信念,陳祖幸牧師於2024年發起了「恩福家人線上小聚」,每個季度聚集一次。為了讓參與的家人們有更深入的互動,每次聚會都聚焦於不同類型的家人群體。第一次「恩福家人線上小聚」於3月31日(北美時間)登場,聚焦於家人中的單身和再單身人士。6月底適逢三十週年擴大退修會剛剛落幕,線上小聚暫停。9月29日(北美時間),第二次線上小聚再度登場,受邀者是在第一線牧會的家人們。

愛的召喚,家人相聚

「教會」一詞的希臘文是ekklesia ,其動詞由ek(出自於)和kaléō (召喚、呼召、邀請)組成,意思是「出自於召喚的一個群體」。在古希臘,這個字常用於雅典的公民大會,有時也泛指其它聚會;在新約聖經中,ekklesia 則特指「教會」。其實,任何聚會都是出自於某種召喚,「公民大會」出自於城邦政府的召喚,「教會」出自於神的召喚(呼召),而「恩福線上小聚」則出自於恩福大家庭之愛的召喚。

聽見了這愛的召喚,9月29日(北美時間),十多位恩福家人中的牧者和配偶放下了原本的休息時間,或從家事和服事中抽身出來,滿有熱情、滿懷期待地坐在電腦屏幕前,只為和彼此見一面,說說話。原本冰冷的電腦屏幕,因有家人們生動的臉孔,變得異樣溫暖。

陳祖幸牧師在歡迎致詞中表示:「此次聚會的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愛』,神的愛,恩福大家庭的愛。我們真的想念大家,也希望知道大家的最新情況。作為你屬靈的娘家人,我們不只關心你飛得有多高,更關心你飛得有多累。」一席溫馨的話語,讓大家如同喝了一碗暖暖的熱湯,又好像飲了一杯濃濃的熱咖啡,口中有滋味,心裡有暖意。

健康為重,夫妻同行

比起服事方面的進展,恩福更關心的是家人們的健康和夫妻關係。家人們深知恩福的這一傳統和關注,在健康和夫妻關係方面均能敞開心扉地分享。有的家人情況良好,有的則面對挑戰,無論如何,當大家分享出來的時候,便能收穫雙重快樂,或減去一半壓力。

「過去認為運動很浪費時間,後來,在陳宗清牧師的影響下,發現身體不健康才是真的耽誤事兒。現在,我每天都運動半小時。」

「我每天都跑步,對健康很有幫助。自從我開始牧會,常常請會友到家裡吃飯。太太的壓力就很大,再加上她不喜歡鍛鍊,健康面臨挑戰。」

「去年健康低迷,今年開始敦促自己有規律地運動,飲食上也較為清淡,情況有很大好轉。」

「最近鍛鍊方面不太穩定。不過,只要太太好,就一切都好!」

「我身上有至少五個疾病,一直都在用藥。但是體力、精力卻很旺盛,有時候每天服事十五六個小時。對家人,常常覺得虧欠。近來有了點時間,我也能多陪伴孩子和太太。不過,太太的身體一直不好,需要特別代禱。」

「我感謝妻子,她對人的屬靈狀況非常敏銳,對我是一個很大的祝福。」

恩福為何特別看重健康和夫妻關係呢?陳宗清牧師表示:「健康是一切服事的根本,若沒有健康的身體,服事就無從談起。再則,許多傳道人的跌倒,都是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夫妻同行的秘訣就是,常常在一起敞開心扉地禱告。無論再怎麼忙,夫妻都要有固定的談心時間,建議每週都有一段quality time,定期約會。」

其實,這樣的勉勵不僅適用於傳道人,也適用於所有人——因為,只有我們成為正確的人,才能夠做正確的事。

與神親近,知易行難

許多人都會認為,牧者與神的關係應該十分親近。但實際上,牧者常常忙於服事而疏於靈修,翻開聖經只是為了講道。對此,恩福牧者們也很坦誠地分享。

「如果目前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對自己的靈修不滿意。新教的牧者們都是事務纏身。因此,最渴望的是在靈修和靈性上有所突破。」

「在與神的關係方面,最大的體會是:我所講的,我無法都做到;讀經也有些形式化。不過,雖然我所行的和所講的不一致,卻也能帶來一點悔改。」

「我一直都知道,每天讀四到五章聖經,可以基本保命。但很多時候還是靈性疲乏,被許多事務推著走。老長輩們常說:『我們這一輩人服事,是靠神的恩典;你們這一輩服事,是靠恩賜。』其實,老人家是自謙所受的裝備不夠,但卻令我反思自己不夠倚靠神,從而深感慚愧。」

「遇到任何狀況,都會自然自覺地禱告,安靜下來,獲得力量的重整。」

正如陳宗清牧師的勉勵:「無論如何事奉,最後都要面對耶穌。我們每一天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耶穌多麼愛我們。魔鬼要讓我們懷疑神的愛、耶穌的愛。而耶穌要看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愛祂,與祂建立永恆愛的關係。」

牧會服事,恩典夠用

在服事方面,家人們也有許多分享。有的感恩獲得教會的接納,教會逐步成長;有的則內憂外患,受到各種攻擊。無論哪種境遇,家人們最終都表示:「神的恩典夠我們用!」

「非常感恩,教會每週都有新人加入,如何幫助他們融入教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有了許多成長。」

「我對教會的環境越來越熟悉,與同工相處越來越融洽。此外,與妻子的配搭也十分和諧。」

「自2021年開始在這裡牧會,轉眼已經三年多了。感謝教會對我的接納,我也逐漸適應了牧會的節奏。牧會兩年後,教會便給我按牧,算是很快的進程。」

「在做輔導工作的過程中,我曾經受到攻擊,有一段時間對教會甚至對神都感到冷淡。然而,神讓我明白,教會是我的母親,神是我的父親。祂對我說:『教會從未虧待你,不要再論斷或埋怨教會。』這幫助我重新認識教會的價值。」

「這六年來,我感受到弟兄姊妹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接納與包容的屬靈氛圍令人感恩。」

「有幾年外出時,包裡都帶著換洗衣服。被逼迫,感到走投無路。開著車,漫無目的,看不到前面的路。所到之處,一路追殺;一路走來,遇到非常大的困境⋯⋯」

陳師母勉勵說:「我們所承受的一切苦痛,都是主耶穌所受的鞭傷。當遇到艱難險阻時,讓我們一起默想主耶穌的鞭傷,主的寶血就會遮蓋我們的罪和軟弱。」

放鬆方式,各有特色

聚會中也出現了一些輕鬆的議題,比如,大家饒有興致地分享了各自的放鬆方式。在閒暇時,有的家人喜歡逛舊書市場,有人則選擇在網上淘二手書,有人享受於安靜地坐在咖啡館,也有人從做奧數題中獲取片刻輕鬆。家人們的背景、學科、服事領域五花八門,而放鬆方式也是各具特色。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實在是神的恩典。從忙碌的服事和疲憊的生活中暫時身退,在神的恩典裡,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尋獲另一種安息。

最後,陳宗清牧師表示:「恩福最重要的負擔就是為家人們提供扶持和陪伴,讓神在大家身上的命定得以實現。若居住在其他國家的家人們想來美國探訪,恩福可以發邀請信。歡迎家人們常相見,常相聚!」

短短兩小時的聚會一晃而過,家人們依依惜別,各自珍重;也翹首以盼,期待下一次相聚。

作者為本刊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