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單身不單心

程嫣兒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
婚姻是神在創世之初的旨意。一男一女,建立彼此扶持、忠實委身的盟約關係,何其美好!但是,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婚姻的祝福呢?

家庭是神所設立的,是避風的港灣。但是,為什麼人們常常感嘆——

問世間家為何物?常教人愛恨交織;

問世間家為何物?偶教人刀劍相向。

問世間家為何物?曾教人肝腸寸斷;

問世間家為何物?直教人魂縈夢牽。

3月31日,復活節(北美時間),散居在北美和亞洲各地的恩福家人,透過Zoom在線相聚。這是一次特別的聚會——「恩福單身、再單身家人小聚」。

大家的經歷不盡相同,但有相似之處;

大家的分享諸多共通,卻都別具一格。

最重要的是,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無論姐妹或弟兄,無論單身或再單身,在神的恩典中,都有著「以神為樂」的共鳴,也願意在神裡面尋找真正的平安。

單身心語 & 共鳴

首先,來聽一下單身群體的心聲。

單身心語一:情感欲寄無從寄

「婚姻曾經是我切身的情感需要。原生家庭中,經歷父母離異,促使自己更加嚮往婚姻。然而,多年以來,一直尋尋覓覓,卻始終得不到滿足。隨著年歲增長,曾經一度陷入極大的痛苦,情緒降到最低谷。但也就是在這最低谷的時候,我對神說:『無論如何,還是願意選擇祂。』神也讓我漸漸明白,我的價值不會因為是否擁有婚姻而改變。」

單身心語二:一不小心就單身

「早些年,也曾經多次相親。記得當時常常被長輩們告知:『眼光不要過高,不要和弟兄像哥們兒一樣相處。』不過,後來才發現,真的是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單身。當過了適婚年齡後,就不會再有人問你,自己也漸漸歸於平靜。」

「過了30歲,情感波動就開始漸漸走低,進入親密關係的意願也越來越低。另一方面,越來越覺得,婚姻中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故此,對婚姻可謂是既渴慕但又望而卻步。」

單身心語三:家長催促壓力大

「自己一過30歲,父母就開始擔心,給予了極大的壓力。……」

「壓力,也不算太大。其實,母親是很著急的,但因著對信仰越來越清晰,沒有給予太多壓力。」

「前幾年,母親曾經非常急切,施壓頗大。這幾年,反而歸於平靜,似乎已經接受現況……。」

單身共鳴:以神為樂廣交友

「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個和他相配的幫手」(創二18,新譯本)。「獨居」並不是指單身或未婚,而是孤獨的狀態,單單屬於自己,單單靠自己,單單為了自己。

單身者,應當以神為樂,與神為友,更多親近神,更多認識自我,不斷成長;並在主內和主外多結交朋友,用更平靜安穩的心情來等候神的預備。

再單身心語 & 共鳴

走入婚姻,卻可能再次經歷單身。無論什麼原因、何等境遇,活在神的愛與恩典中,便可以柳暗花明。

再單身心語一:婚姻令人更孤獨

「有一件很可怕的事:在婚姻裡,反而更孤獨。身邊最親近的另一半,那個最應該給你回應、給你安慰的人,你卻始終等不到他給你任何回應。」

「前夫如同巨嬰。婚姻中的這許多年,幾乎沒有單獨外出的機會,也不能與朋友談話。」

「有一句話說得不錯:『一個人怕孤獨,但兩個人可能更寂寞。』」

再單身心語二:虧欠孩子不忍心

「在教會中,離異者還是會受到異樣的眼光。雖然大家都知道,人人都是罪人,卻難免認為,離異者的罪似乎更多一些。儘管這種看法不符合聖經,人們卻總是或多或少這樣以為。這些倒也無所謂,最令人難過的是,總覺得虧欠小孩太多,沒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再單身心語三:享受單身滿花朵

「再單身後,曾經一度沮喪低落,可是漸漸地,發現重新恢復單身的自己,有許多事情可以做,也有許多姊姊和妹妹。如今的生活,在神的恩典中,到處是花朵。」

「太太於多年前病故,孩子均已成年。自己的切身感受是,婚姻和單身都各有利弊。不過,年輕人還是應該渴慕婚姻,並進入婚姻。自己到了這個年齡,則不作再婚的打算,也很開心能夠享受單身的時光。」

再單身共鳴:不將婚姻當偶像

婚姻是神所設立的,但我們不應將婚姻或愛情當作偶像。

再單身固然令人神傷,然而,在神的恩典中,一個人也可以過得更加充實與安穩。

牧者共振

陳祖幸牧師:「結婚與否,上帝作主。至關重要的是,單身,絕對不是二等公民。」

陳宗清牧師:「在恩福營造一個大家庭的氛圍,是我和師母多年以來所致力於的。但願恩福成為大家堅實的後盾、交流互助的平台。」

單身小聚落幕,單身的陰晴圓缺還在繼續,單身的議題也將持續。

願神與單身的肢體同在,保守他們:一個人好好過,單身不單心;以神為樂,與神為友,彼此共勉。

作者為本刊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