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至9日,我從繁忙的服事中抽離,參加了一個全稱為「勞動節真男人健康營」的退修會。這是我時隔一年之後第二次參加同樣性質的退修會,雖然第一次營會所冠的是另一個名字——「山前團契領袖行軍」。考慮到場地和交通工具的大小以及互動的有效性,營會只招收八位弟兄(包括我),其中四位是全時間傳道人(三位宣教士、一位教會牧者),另外四位是在自己的職業平台為主作見證的職場人士。八位參與者除了都是男士,都是基督的門徒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疲憊的、亟需休整的屬靈領袖。
跟上一次營會不一樣的是,我從學員變成了營會的召集人和領隊。因為身分的轉換,我有機會更多地發現了這營會的精妙之處,也更多地經歷了神同在的恩典。把一切的稱頌和讚美都歸給主耶穌和父神!
這次營會的地點跟上次一樣,還是蒙大拿的冰川公園附近。像去年一樣,我們不需要帶帳篷,晚上住在湯姆(Tom)弟兄的房子裡。 (他讓我們免費居住,感謝他在主裡的愛心。)七天的時間,弟兄們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玩在一起,哭在一起,笑在一起,一同經歷生命的恢復與更新,見證神的慈愛、良善與大能。
營會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讓弟兄們逐個簡要地分享參加營會的心得與體會,每一位分享完後,我們鼓勵其他弟兄公開地表達七天來觀察到的分享者身上之優點和長處。這個環節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非常有效地建立了每一個肢體。淚水作證,每個人都被滋養、被更新、被恢復,收穫滿滿,不虛此行。把一切的感恩、頌讚都歸給神!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從退修會回來已經三個禮拜了。期間我有兩次機會在恩福同工會上分享在退修會的心得感受,得到大家的肯定。程嫣姊妹邀請我將這段難忘的經歷寫下來,讓更多人受益。盛情難卻,我擇要分享以下三點:

一、認識抽離退隱的必要
以前讀馬可福音六章30至32節,並沒有太多的感動,最近重讀並默想它,心裡溫暖得不行,我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這段寶貴的經文是這樣說的:「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裡,將一切所做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他們就坐船,暗暗的往曠野地方去。」
「使徒」一詞在馬可福音中出現了兩次,一次就是用在此處,應該是指耶穌的十二個門徒。 即使可能有其他的解讀,怎麼也離不開「屬靈領袖」的範疇。 使徒們自外面服事回來,向耶穌彙報工作成果。我驚訝地發現,經文並沒有交代耶穌對他們的服事有什麼點評,但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推斷,耶穌發現了使徒們身心疲乏,需要休息。所以他提議,更準確地說是,邀請使徒們跟他一同到曠野歇一歇。
哈利路亞!我們的主耶穌不是一個slave-driver!一味地要求我們為他做工——醫病、趕鬼、傳福音,他關心我們身心靈的健康。他體恤我們,顧念我們,心疼我們……一句話——他愛我們!
作為屬靈領袖,我們身負重任,為了照顧神所託付給他們的羊群,為了拓展神的事工,我們不敢怠慢,起早貪黑,不遺餘力。我用親身的經歷作證,有的時候忙到一個程度,真的可能如經文所說,連吃飯的功夫都沒有。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我們忙到一個程度,沒有時間讀經、禱告、靈修。即使按時讀經打卡,但人在心不在,自己心裡很清楚,靈裡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餵養,我們裡面的靈人在枯竭。這種時候,請記得接受耶穌愛的邀請:離開喧囂,跟他一起到曠野地方——不容易被打攪之處——歇一歇。這並不是軟弱或逃避,而是在安靜中重新尋找力量。
從舊約到新約,我們發現,神的僕人們不管如何屬靈,在服事一段時間之後都可能身心靈疲乏,需要休息。以利亞是這樣,大衛是這樣,保羅是這樣,連耶穌自己都不例外。我們不是機器,我們是人。其實,連機器也需要檢修。定期給自己時間,離開熟悉的環境,安靜退隱,就像車子回到修車廠年檢,作必要的檢修,換機油,同時也把油箱加滿。
當我們從繁忙中抽離,去一個外界不容易打攪我們的地方退隱,實際上是在給自己機會,重新聆聽神的聲音,重拾對祂的依賴。這是一個自我關愛的善舉,也是對神信任的表達。
在安靜中,我們可以深刻思考神的話語,反思自己的事奉動機,重溫最初的呼召。這是一個神聖的時刻,讓我們重新置放、重新點燃心中愛神的熱情。
所以,親愛的屬靈領袖們,在繁忙的服事中請不要忘了耶穌愛的邀請。不時地走進曠野,花時間跟神在一起,尋求祂的指引和力量。 這並非偷懶,而是重新聚焦,重燃愛火。

二、體會透明敞開的珍貴
Soul Care一書的作者瑞莫(Rob Reimer)博士指出:「生命改變發生在開放、坦誠的群體裡。」在恩典文化中,人們過坦誠懺悔的生活,沒有隱藏。秘密是心靈毒藥,真實群體帶來突破。不願向人敞開自己心中陰暗面的人,不可能找到完全的自由。領袖必須立定心志,讓耶穌的恩典進入並滲透我們的心,如此我們才能向那些願意從黑暗進入光明的人展示恩典。畢竟只有光才能將我們從黑暗中釋放出來。
我自己二十多年基督徒團契生活的經歷佐證了瑞莫博士觀點的正確性。參加「山前團契領袖行軍」和「男人健康營」的所見所聞,加深了我下面的觀點:透明敞開對於建立一個真實的屬靈群體不可或缺,而真實的屬靈群體有效地説明人生命的蛻變與更新。
感謝神,我們八位弟兄這一次有七天的時間朝夕相處,胡牧和湯姆弟兄所倡導、營造、示範的就是一個透明敞開的真實群體——沒有偽裝,沒有面具,沒有頭銜,有的是赤誠的相交。 而在這樣的群體裡生活,人的生命不可能不得到蛻變與更新。
記得第一天晚上,弟兄們圍坐在篝火旁聽湯姆弟兄分享他的生命故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他娓娓道來,我們聽得入神,驚歎一幅爛牌在神的手中,居然打出如此精彩的結局。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感恩的心,願意跟他人慷慨地分享上帝的祝福。
但最觸動我的還不是以上這些,而是湯姆弟兄坦誠地分享他一度陷入試探的經歷。我深深地知道,神藉著他的分享在我們的團契中、也在每個弟兄的生命裡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光進來了,黑暗權勢堅固的營壘不攻自破,秘密失去了它的掌控力。哈利路亞!神已得勝!
湯姆弟兄分享完畢,我們每個弟兄都跟他真誠相擁,謝謝他的分享,謝謝他打開家門免費讓我們使用他的房子,謝謝他服事我們,謝謝他每天為我們真切代禱。輪到我跟他擁抱的時候,我對他說:「I love you, brother.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transparency.(我愛你,弟兄。我真的很欣賞你的坦誠。)」你猜他怎麼回答我?他說:「Thank you, brother! If you truly love me, please love the real me.(謝謝你,弟兄!如果你真的愛我,請愛真實的我。)」
因著湯姆弟兄的示範,我們後來的生命故事分享也都非常透明敞開,好像如果我們不像他那樣坦誠,就愧對弟兄對我們的信任,這應該就是人們常說的「以真心換真心」吧。我發現,比起分享我曾經取得的成就、榮譽、學位,分享我的軟弱、試探、失敗更能贏得同伴的信任,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建立我們之間的關係。
詩篇一三三篇1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人邀請讀者去看他又美又善的團契,他的愉悅心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感謝神,去年和今年兩次營會都讓我親身經歷了如此美善之團契生活的存在。
我可以見證,七天的時間如果交給聖靈來經營,肢體間認識的深度可以超過很多查經小組聚會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深度。每個人可以對其他的同行者有非常深入的認識和瞭解,彼此之間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誼,相互之間不僅可以產生使命和異象方面的連結,甚至產生生命層面的連結——我信聖徒相通。

三、發現大自然的魅力
大自然是神的第一個作品(創一章;伯三十八~三十九章;詩一○四篇)。這個作品宏大、壯觀、美麗,而且亙古常新。雖然因著人類罪的污染,有相當一部分今天已經飽受摧殘,但無可否認,它仍然閃耀著造物主極為豐富的智慧、匠心、良善、慈愛與大能。
七天的退修會,我們幾乎每天都到戶外遠足。我們走進森林,走近湖泊;探險瀑布,爬上高山;尋找羚羊,聆聽鳥鳴;呼吸新鮮空氣,摘路邊的藍莓;吃院子裡的有機蘋果,觀看噴薄的日出;欣賞落日的餘暉,遙望滿天星斗;仰觀皎潔的月亮,走在山間的小道;觀雨後彩虹,看雲捲雲舒。我們貪婪地讀著天上的老爸賜給我們的這一本巨著——大自然,如此精彩紛呈,美輪美奐。我們流連忘返。
創造主的印記:當欣賞大自然時,我們看到了創造者的痕跡。每一片綠葉、每一朵花,都是神智慧和美善的彰顯,這讓我深感敬畏。
寧靜與平和:大自然有一種特殊的力量,能夠給人帶來寧靜與安息。在靜謐的山谷、湖畔和樹木間漫步,彷彿能夠洗滌心靈的塵埃,讓內心恢復平靜。
生命的奇蹟:觀察大自然中的生命奇蹟,比如一朵花的綻放、樹木的生長,讓我驚歎生命的不可思議。這些都啟示著我,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值得感恩和珍惜。
融入自然:當我們融入大自然,感受風的拂過、陽光的溫暖,我們似乎變得更加與自然相通。這也提醒我,我們與自然的連結是深刻而美好的。
在大自然中,我們找到內心的寧靜,獲得生命的啟迪,同時感受到神的同在。這種與自然親近的經歷,可以成為靈修的一部分,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創造主,並在自然的美麗中找到靈性的滋養。
最後,真誠地歡迎您參加「山前團契」,也歡迎您報名參加效果卓著的「領袖行軍/健康營」——不管您是弟兄,還是姊妹。一直以來都只有專屬弟兄的團契和營會,感謝主,就在不久前,十幾位姊妹背上背包,開始了她們的野外領袖行軍。哈利路亞!「姊妹山前團契」誕生了!您也可以經歷又美又善的團契生活,您的生命也可以得到恢復與更新!

作者為恩福牧養與培訓事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