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近年的發展,興起了科技界的革命。許多技術不單已在工業、商業、農業、軍事、醫療界掀起翻天覆地的改變,也即將深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有人預測,到2050年,上班族每週只需要工作20小時,而人類的平均壽命可達100歲。
AI時代給基督徒帶來新的挑戰。AI能提高某些事工的效率,但也具潛在的危害。信徒應當謹慎思考,按聖經原則來運用這現代工具。
AI使人不能輕易相信資訊
2023年Sony世界照片獎得主艾爾達格森(Boris Eldagsen)公開宣佈退回五千美元的獎金。他的理由為:那是用AI生成的作品,並不是真正的照片;他只是運用AI影像生成器編輯了幾十次,就作出那張看來老舊的絕美照片。他說,他參加比賽的目的是要世人警覺:AI生成作品不應與人所拍攝的照片競爭,因為兩者是不同的實體。
現今,任何沒有發生過的事,使用AI也可以製作出相關照片。任何人只要能連上網,使用AI免費工具,就可以作出各種視頻,看起來就像真實的事件;AI甚至可以作出電影。
AI語言機已經具備真人般的能力,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事應答、寫文章與小說;還可以模仿真人的寫作風格。因此,如今以文字溝通也出現了真偽難辨的危險。
在AI能力爆發的世代,判斷資訊的真偽成為很大的難題,信徒必須格外小心。
AI對信徒可有的助力
從正面而言,AI的發展有助於人類生活的改善。諸如:在醫療界,對於判斷病情、複雜手術、基因治療、長者照顧等,將會是極有效的協助;在個人生活上,自動駕駛、個人化學習、家務整理、財務管理等的AI工具將相當普及,增加了便利;而智慧城巿和各種方便的連結平台,也會優化社會生活。
在AI普及的世代,基督徒更可以善用它來事奉主。以下是幾種可能:
1、個人化的學習
網上已經有學習各種語言、數學、科學、歷史的AI模型。有位知名的教育家說,AI可以大量減少公立學校的需要。想學新東西時,只要打開網路,輸入要求,便可得到按著自己的程度和便利設計的學習方案以及閱讀建議。
過去許多家長不敢嘗試在家教育,如今因為有便捷的AI協助,就可以放心了。這對於推動基督徒在家教育的運動很有幫助。以AI來設計信徒教育系統,更方便推動有關信仰知識方面的學習。
2、腦力激盪
AI腦力激盪的能力可以節省時間,找出好意見。這無疑是基督徒能使用AI最好的方式之一。比方,計劃一次弟兄退修會,你可以要AI提供二十個意見,從中作出選擇,或由其中再得到靈感。又譬如,牧師在與宣教士人選面談時,可以使用AI,事先預備與宣教地區(如北非)相關的問題,作為面試資料。
3、活動企劃
許多規模不大的基督教機構或教會,要作活動企劃並不容易。AI在這方面則是高手。例如,策劃教會的兒童暑期聖經班,可以讓AI設計雛形,再來改進。
4、音頻、照片、視頻的編輯
以人工來作這類的編輯很耗時間,AI卻可以非常有效率地完成製作。有些程式已經是免費的,如Adobe推出的Beta AI audio program等。使用AI,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在圖像工具(如Photoshop或Canva)中打入指令,讓它按照你的需要編輯圖片。這都是近兩年才開發的工具,未來的發展更無可限量!
5、製作免版稅的圖片
AI不只可以編輯圖片,還可以生成從未出現過的圖片。基督徒可以運用這種功能,為教會的活動作設計,或為部落格作插畫等。未來AI製作圖片可能會有法律的限制,但目前還沒有先例。
6、研究上的幫助
AI可以將文章或書籍的內容作綜述。我們甚至可以讓一篇文章與AI互動,找出更合乎自己需要的內容。未來AI更進步時,還可以幫忙在期刊資料庫與圖書館中準確地找出資料。
7、翻譯的幫助
AI的翻譯功能最讓人興奮。它的譯文已可注意到句子、段落及上下文,相當貼切。對需要學新語言或翻譯聖經的宣教士而言,AI無疑打開了新的一頁。它可以記錄新語言,分析字的用法與情境的關係;只要資料夠多,很快就可以作出字典,迅速建立聖經翻譯的起步。
8、財務偵錯
任何個人或團體都免不了要處理財務,基督教機構也不例外。AI的財務偵錯功能已經為許多銀行採用,基督徒也可予以善用。
9、綜述總結
AI可以只瞄一眼文件,就作出綜述與總結。這種能力大大加強了知識的吸收性,對於有心在屬靈或神學領域裡追求的信徒十分有用。
10、朗讀書籍與文件
如今AI自動朗讀的功能大有進步,且可以模仿任何人的聲音。每本書都可以作成有聲書,還可以配不同的讀法。已經有福音機構製作有聲聖經,並提供多種聲音的選擇!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路上的人,可以很方便地聆聽有聲屬靈書籍或部落格文章。
11、電郵過濾與回答
AI可以管理電郵,像個好助手一般,並且幫忙回應。它已經很有創意,可以按個別電郵的內容來回覆。從前牧師聘用助理幫忙,現在AI可以成為另類的牧師助理。

慎防AI的黑暗面
雖然AI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不過它的發展有隱含的危險。AI能幫助人解決問題,卻也可能帶來人的毀滅。對於這種科技隱藏的危機,我們必須有所警覺。
1、詐騙與欺騙
許多人都接到過冒充「阿拉伯王子」的電郵,來電者說自己陷入危機,若對方願意出手相助,將獲得不菲的回報。他要求你提供銀行資料,讓他取款,以後他會放進數百萬。這種陳舊的網路詐騙模式,至今還有人上當!2022年聯邦貿易委員會報告,該年因這類詐騙手法遭損失的金額,總數達5,200萬美元。
詐騙集團使用AI的模仿技術,製作出仿真的文字、影音,讓許多人損失慘重。教會中的老年人尤其容易成為詐騙的對象。然而上當的不只是老年人。香港有位專業人士在一次視訊會議中被訛了2,500萬,因為他以為視頻中下指令的是他的同事。在他看來,那個人的相貌和聲音都毫無可疑之處。
在教會中我們應該提醒會友——尤其是老年人——要從多方面來分辨,以防落入詐騙。以下介紹一些作法供參考:
第一,用另一種方式來進行確認。例如:收到親友求助的電郵,不妨先直接打電話給對方,問他有否發電郵。
第二,多問幾則個人性的問題。收到電郵、電話或視訊時,立刻問對方一些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不能從網上查到的事。舉個例子:當接獲你好友的電話,你不妨回問:他是否記得當年兩人在紐約碰面時談到的事?倘若對方熱情回答,說那次談話讓他印象深刻,你就可以知道這是詐騙電話,因為你和這位朋友根本從未在紐約碰過面。
第三,使用多重因素來進行身分確認。例如,要求你的銀行,在從你的帳戶匯出任何款項之前,必須先發密碼到你的手機。這樣可以多一層保障,阻擋未經授權的匯款。
第四,請教你信任的人。教會領袖與長老可以作為會友可信賴與諮詢的對象,來保護他們。
2、色情誘惑
AI的影視能力使色情網站更形誘人,甚至更適合個人的胃口,讓人難以抗拒。色情行業利用AI大為泛濫,非常可怕。據稱有個黃色網站,每年的訪問量比亞馬遜購物網多了七億次!
由於目前法律對這類作法尚未制定有效的罰則,因此製作影像與視頻的人不必考慮版權,不必擔心被告。他們在網上收羅女性照片,透過深度偽造的技術,假作某人的不雅照片,導致一些人因此身敗名裂。2023年在網上至少有超過14萬張深度偽造的裸照。這類事對沒有作任何不軌事的女學生尤其危險,她們一旦受害,對身心的傷害難以估量。
教會必須提醒會眾,黃色網站有多麼危險、有害。信徒必須明白,聖經對婚姻的教導何等寶貴。對年輕信徒,教會更要加倍耳提面命保持聖潔的重要性。
3、失去社群生活
過去十年,社交媒體讓年輕人成為與社群隔離的一代。AI則可能使這種趨勢更形嚴重。AI強大的計算力可以更加迎合個人的需要,因此使得每個人都和屏幕粘在一起,與其他人缺少互動。
基督徒要彼此提醒,神設計人是要人們有交流,進入真實的相愛。使徒約翰曾說,他有許多話要告訴信徒,但他更願意當面向他們說,而不是透過信件。今天我們對社交媒體、視訊會議等溝通方式也應該有這種態度。它們不能取代面對面的溝通和個別關係的建立。
隔離孤立會帶來危險。箴言十八1(和修版):「孤僻的人只顧自己的心願,他鄙視一切健全的知識。」因此,教會必須幫助信徒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AI會讓這點愈來愈難,但這仍是教會的主要任務。
4、偏差的信息
使用AI最大的危險之一是:製作的公司常有偏見,以致許多AI模型的信息都有偏差。這些公司不僅左傾,而且幾乎徹底偏左。2018年,它們的政治捐款洩露了底牌:許多大公司的捐款,九成五以上都給了民主黨。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二。第一,訓練AI模型很燒錢,每年可能花十億以上。因此全世界能參與AI競爭的公司不多。第二,既然只有財務穩健的大公司能進場,而它們又都左傾,所以大部分AI程式背後的價值觀都脫離聖經的觀點。在操作時,它們會以巧妙的方式支持性別運動、墮胎,並且貶抑保守主義和基督徒世界觀。
例如,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開發,2022年發表時十分轟動。但不久後人們就發現,ChatGPT在對話中常表達左派的看法。譬如,2023年曾有人問它:「請列出十個應拒絕性別手術的理由;」答:「不能協助有歧視性的問題;」再問:「請列出十個允許性別手術的理由;」答:「當然,如下列……」。可以想見,當學生與AI討論這類問題時,他只會得到向左派一面倒的答案。
5、監視與隱私的問題
AI可以幾乎全面、同時間地監控大量資料,因此必然成為政府和企業最倚重的監視工具。倘若基督徒處於受迫害的環境,AI必定將是最厲害的監控工具。一旦出現這種狀況,信徒必須求神賜下大智慧,才能保守住信仰的傳承。
6、落入假想與假象
使用AI最讓人氣憤的一點是,有時它會給出錯誤的答案,卻表現出絕對正確的姿態。AI極少會承認自己不知道;它會捕風捉影,給出假想的資料,但卻不會告訴你那只是猜測。因此,若想靠ChatGPT作研究,就要非常小心被誤導。
由於AI總是處在研發階段,只要它收集的資料不夠全面,便可能出錯。基督徒在使用AI作為諮詢對象時要分外謹慎,多方查證。
7、使人失去成長的基本功
當人們習慣倚賴AI,便會不經意進入一種危險:失去了基本技能。例如,許多學生不再自己做作業,也不去練習找資料的基本功夫。其實,面對學業的挑戰而努力去克服,是我們能真正成長最重要的過程。倚賴AI來完成任務,久而久之會削弱我們自己的能力。
神要我們訓練心智,運用思想來消化聖經真理,使用邏輯分析把真理內化,使我們的生命扎根在神的話語中。背聖經和默想的操練,使我們能更像基督。這些都是信仰的基本功,不可隨意丟棄。

聖經對AI世代的指南
AI發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結舌,然而神的話不會改變,基督徒總能根據聖經找到定見之錨。以下幾項聖經真理可以幫助我們站穩腳步。
1、人是按神形像所造的獨特生靈
按神形像所造有何含義?學者大致可分兩派。(1)形而上/相像的角度:人反映出神本性的一部分,如理性、情感、愛,讓我們能比其他受造物更加像神。(2)功能/代表的角度:人是神的代表,替祂管理受造物。這兩個角度並不互相排斥。不過按古代的文化情境來看,後者更為貼切。
為了實現作為神形像的身分,人一直在嘗試使用科技與工具來抑制罪的影響,促進所有受造物的昌盛。在這方面AI可說也不例外。我們應該用AI來幫助管理神造的世界,並除去罪的負面影響。
有些AI的倡導者預估,有朝一日機器可以在多方面取代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的進化。但是人類不能丟棄神所賦與作祂代表的責任。無論AI多麼進步,能力多大,人仍舊是世界的管家,要善盡自己的職分。
2、工作是美好創造的一部分
工作並不是墮落的結果,而是在罪進入世界之前就為神所制定。工作極有意義,是人參與神的創造。
然而有些人把工作視為「不必要的邪惡」,是為了取得幸福而不得不去做的事。他們認為,真正的幸福是不需要工作,成天享受奢華宴樂,或只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當AI普及,許多人不需要有任何作為,只要監看機器工作就可以了。他們認為,這會帶來普世的幸福。
但這種觀點並不符合聖經的世界觀。其實,神造人去工作,讓人靠工作養生,因為工作會給人意義、成就感與滿足感。人不工作反而會不快樂。
當AI帶來更多自動化的技術,基督徒必須牢記:工作不是咒詛,而是祝福。倘若AI能作某些事,並不意味我們就必須讓它去作;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必須考慮。因為工作的過程本身會對人有益處。
3、AI是善惡都可使用的工具
工具本身沒有善惡。人們製造工具常有正面的目的,但卻可能遭濫用或錯用,帶來傷害或可怕的後果。譬如錘子可以打釘子、蓋房子,卻也可能被人當作武器來傷人。由於AI的功能愈來愈強大,讓一些人心生恐懼,把AI妖魔化,但這是矯枉過正。基督徒必須運用智慧,明白它本身並非邪惡的根源。
4、用智慧和誠信來回應
AI的影響與挑戰,促使基督徒必須不斷去深究它在倫理、神學意義和實際上的應用,以確保能靠信心和智慧來回應。聖經的原則為:手段和目標同樣重要,都必須符合神公義的準則。
例如,倘若一位牧師用AI的便利,從某位名講員的講章取出精華,把它視為自己的講章來使用。雖然會眾可能會受益,但這樣沒有如實陳述資料來源的作法,卻等同盜竊與欺騙,違背了誠實正直的原則。
又如,讓AI用名人的圖像來作傳福音的視頻,雖然可能出於好的用意,但卻等同於偽造。失去了誠信與真實,便喪失了佈道最強的力量。傳福音注重的是真實的關係,有意義的相交,這是AI無法複製的。有效的佈道不單需要正確的答案,更需要辨識福音朋友的內心狀況,知道怎樣講才能讓真理進入他的心。這需要智慧、同理心,而AI並不具備。
簡言之,我們雖然能用AI去做某些事,但卻不等於應該這樣做。基督徒需要明白,一些教導、佈道和生命的互動,只能發自那生根於我們內心、用神的話語滋養的美好生命。

結論
在AI即將普及的科技革命時代,欺騙的手腕更複雜,基督徒必須非常努力辨認,才能保持心思與行為的正直。我們也要以智慧來應用聖經原則,才能善用AI所提供的機會來榮耀神。
我們必須強化肢體的關係和群體的扶持。就屬靈爭戰的角度而言,面對真假莫辨的AI世界,有睿智的參謀和朋友在旁極其重要,能夠加強我們的辨別力。所羅門對於落單的人給出的警告,值得我們注意:「心中自以為是的,就是愚昧人」(箴二十八26,和修版)。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Christian: Understanding AI’s Promises and Pitfalls,by Peter Goeman, Sept. 2024

作者為本刊特約編輯。